被認為具備“先天優(yōu)勢”的大型外資零售企業(yè)同樣在奢侈品電子商務中遭遇滑鐵盧,這讓奢侈品電商對改變慘淡經營的現(xiàn)狀陷入悲觀,。
市場潛力帶來“興奮”
與團購網站一樣,,從早期模仿海外模式到“中國式生存”,奢侈品電商在國內經歷了從高速發(fā)展到瞬間跌落的過山車式體驗,,“倒閉”,、“未授權”、“虧損”一度成為這個行業(yè)的代名詞,,更多的奢侈品電商紛紛轉型,,其中不少成為以關注中高端品牌為主的時尚電商。
然而,,與慘淡經營的現(xiàn)狀,、不斷關閉奢侈品網站相反的,卻是奢侈品市場爆發(fā)增長的統(tǒng)計報告數(shù)字和廣闊的市場前景,。
貝恩咨詢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,2012年大中華區(qū)奢侈品市場銷售額高達1810億元,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場,。
與此同時,,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2年中國奢侈品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(guī)模達到170億元,,2013年預計突破200億元,。
讓更多奢侈品電商“興奮”的是,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,,中國奢侈品在線銷售僅占到奢侈品整體銷售的3%,,遠遠落后美國市場12%的比例,這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會和潛力,。
陷入生存困局
事實上,,在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已躍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,,人們不禁要問,旺盛的需求之下,,奢侈品電商為何還會陷入生存困局,?
自2009年以來,國內奢侈品電商競相綻放:唯品會,、天品網,、走秀網、第五大道,、萬表網、聚尚網,、珍品網等奢侈品網站紛紛上線,,而新浪、網易,、京東,、凡客等試水開通奢侈品頻道,更有不少銀行網站也來分奢侈品銷售的羹,。
然而,,在奢侈品行業(yè)沒有一絲經驗,并且上游產業(yè)鏈被控制在他人手上的情況下,,國內本土奢侈品電商網站的日子一開始就不太好過,。
這種尷尬不只讓這些內地電商售賣的奢侈品來路不明,真假難辨,,更讓經營這些來源不明的奢侈品內地電商,,隨時面臨成為被告的巨大風險。
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,,行業(yè)環(huán)境更為惡劣,。其中,呼哈網欠薪事件和員工辭職,、走秀網裁員,、尊酷網關停等事件的接連發(fā)生,讓國內從事奢侈品交易的電商網站恐慌不已,。
“電商自身信譽度低,、供貨渠道不穩(wěn)定等是其損失慘重的主因?!睒I(yè)內人士稱,,國內電商所售奢侈品無授權已成為全行業(yè)的潛規(guī)則,國際奢侈品企業(yè)對渠 道的管控一直非常嚴格,,不輕易授權第三方網絡渠道,,主要通過直營店銷售產品,。這讓奢侈商品成為網購的薄弱地帶,也是奢侈品電商業(yè)績一直難以有所突破的主要 原因,。
今年3月,,國際著名水晶制造商施華洛世奇發(fā)表聲明,警告京東商城銷售其產品,,稱其未在中國地區(qū)內授權任何網站銷售自己的產品,;2012年6月,天梭表官方微博也表態(tài)說,,當當網的“父親節(jié)促銷活動”銷售的天梭表并未得到其授權,。
類似這種品牌商與網商的糾紛近年來此起彼伏,其中走秀網遭樂卡克中國代理商舉報并提起訴訟,,對業(yè)界影響頗為深遠,,此后當當網、高朋網又先后因出售假冒手表被曝光,,更引起廣泛關注,。
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迄今為止,,國內奢侈品電商能完全獲得奢侈品授權的可能性少之又少,。而國內奢侈品網站的正規(guī)貨源主要來自于海外的折扣商場、品牌零 售門店,、國內外的品牌代理商,,以及向品牌商進貨等,在進貨渠道狹窄且不可靠的情況下,,根本不能保證出售的貨品質量,,大部分都是作為“清倉貨”的過季款和非 熱門款,消費者根本無法享受大奢侈品附加的完善服務,。
此前,,有媒體報道稱,國內電商所售奢侈品99%以上無授權,,并指出在高毛利和奢侈品本身難以鑒定識別的情況下,,網上奢侈品假貨泛濫,而目前奢侈品購物網站最緊迫的任務,,是解決上游渠道面臨的瓶頸,,即無授權情況下的貨源短缺問題。
據(jù)一些海外代購網店的工作人員介紹,,奢侈品在中國市場的進口稅率平均值為16%,。相比之下,北美市場國際奢侈品進口稅率平均值為10%,,歐洲市 場的第三國部分進口商品稅率平均值只有6%,。加上很多奢侈品商在中國市場奉行“撇脂策略”(追求高利潤,、高定價),使得同一件奢侈品在國內外的“價差”巨 大,?!耙粋€古奇的包,在國內的專賣店要賣8000多元,,在意大利4000多元就可以買到了,。”
事實上,,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已經意識到國內高價和成本之間的落差,,通過海外代購和赴海外購買奢侈品的數(shù)量日漸增多,這也對對奢侈品電商造成了一定沖擊,。
少與多的矛盾
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說,,從奢侈品消費的市場群體來看,與過去幾年比,,中國奢侈品的消費能力在減弱,,這也折射出中國 能進入到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群體非常有限,。而中國少數(shù)高收入群體已經通過前期投入持有商品,,這也對后續(xù)的奢侈品消費市場的擴大帶來了壓力。
“奢侈品定義就是少數(shù)人消費得起的東西,,但電商則希望奢侈品成為多數(shù)人都可以購買的東西,,兩者是個悖論?!睒I(yè)內普遍認為,,目前在倡導適度消費和 可持續(xù)消費的大環(huán)境下,公款消費受到嚴格限制,,以炫富為目的的消費行為也有所降溫,,加上線上渠道中產品的真實性及購物體驗欠缺,以及中國消費者仍認為網購 即“廉價”消費的觀念等,,使得國內奢侈品電商或許將經受更嚴酷的考驗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