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陵泉是人體穴位之一,,屬手足太陰脾經之合穴,善于調節(jié)脾腎的功能,。
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,,是健脾益腎的要穴。
位置
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,,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,。
功效
陰陵泉有清利濕熱、健脾理氣,、益腎調經,、通經活絡的功效。臨床常用于治療腹痛,、腹脹,、食欲不振、黃疸,、霍亂吐瀉,、水腫、小便不利或失禁,、遺尿,、遺精、陽痿,、月經不調,、痛經、帶下,、濕疹,、蕁麻疹、疥瘡,、膝痛,、腳氣、痿證,、心悸,、多寐、頭暈,、頭痛,、咳嗽痰多等病癥。
操作
本穴位常用中醫(yī)治療方法為按摩、艾灸,、拔罐及刮痧。
按摩
治療水腫(配水道穴),。按摩方法為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~5分鐘,,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膚按壓,以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度,。
艾灸
治療小便不利(配中極穴),。采用艾條懸灸穴位5~10分鐘,以局部有溫熱舒服的感覺為度,,或采用艾炷灸3~5壯,。
拔罐
治療膝關節(jié)疼痛(配陽陵泉穴、鶴頂穴),。使用玻璃罐或抽氣罐拔罐3~5分鐘,,以局部發(fā)紅為度。
刮痧
治療濕疹(配曲池穴,、血海穴),。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,以局部皮膚發(fā)紅,、出現痧點為度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