屠梁是一個畢業(yè)沒多久的大學生。但他出來創(chuàng)業(yè)后,,只用了兩個月,就把前期投入的40來萬元賺了回來,。在不到3年時間內,,拿下了70%的市場份額。
同樣是在創(chuàng)業(yè),,很多大學生走得并不順利,,屠梁的成功,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,?
想找到嵊州市仁花植物組培研究所,,是件費勁的事。
這個研究所湮沒在一大片普通的居民樓里,,要去一趟的話,,少不了七拐八拐。后來發(fā)現,,其實就是屠梁家4樓那120多平方米的屋子,。
但就是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地方,卻足以讓眾多初期創(chuàng)業(yè)者羨慕不已——現在每個月,,它能讓“當家的”賺到5萬元利潤,,而最好時,兩個月的成績就是40來萬元,。
這些,,來自于一款個性化的手機掛件,。
“可以說,,目前70%的國內市場都是我的。”屠梁說,,但要是現在有人叫他“屠老板”或“屠總”,,他就覺得特別扭,因為畢竟自己大學畢業(yè)才滿3年,,“實在不習慣,。”
都不懂兒子在做什么
老爸憑啥還肯出錢投資
屠梁的仁花植物組培研究所創(chuàng)辦于2005年年初。
那時,,他從金華生物工程學院植物工程系園藝專業(yè)畢業(yè)還不到半年,。這個時候,他的絕大多數同學,,選擇了和自己專業(yè)對口的園林設計院或一些施工單位,,工作很穩(wěn)定,、收入也不算差。
沒有隨大流,,而是選擇“單干”,,事實上,屠梁在學校時就做好了這樣的打算,。
前期投入的錢全是老爸投資的,,總共花了35萬元。
屠家不是很富裕,,這筆錢對他們來說,,不是小數目。什么叫植物組培,,這個做紡織機械維修的家長,,根本搞不懂。
那把這么大一筆錢,,交到剛從學校出來,、又毫無社會經驗的兒子手里,他放心嗎,?
屠爸爸說,,屠梁畢業(yè)后的半年先是在義烏一家園藝公司實習,“雖然我不知道他具體在做什么,,但還像模像樣管著幾個人,,我覺得兒子是有能力賺大錢的。”
差點連電費都付不起
但為著目標一直沒放棄
屠爸爸真的不曉得兒子具體在做什么產品,。
就連屠梁自己,,當研究所辦起來時,自己腦子中定位好的產品,,能不能很快生產出來心里也沒底,。“但有一點我很清楚,它絕對不是一種傳統的植物組培,。”
所謂“傳統植物組培”,,就是引進一棵花卉新品種,通過組培技術,,一年后變成上萬株“一模一樣”的同類植物,,然后轉手賣出去。
現在很多人都在做這個事,,你憑什么來打敗競爭對手,?
事實證明,屠梁也得到了教訓,研究所創(chuàng)辦一開始要活下去,,他在尋找新產品原料的同時,,也是過渡性地在做“傳統組培”,結果搞了半年,,沒賺到錢不說,,連電費差點都付不起了。
想過打退堂鼓,,但屠梁又面子掛不住,,而且錢鐵定賠大了。于是仍然堅持著腦子里的那個產品定位,,沒有放棄,。
它,就是一個手機掛件,。
在屠梁眼里,,那是有生命的一個裝飾品,把植物景觀和工藝品結合在一起——在一個比手指還要短的細小玻璃瓶里面,,存活著一小株活體綠色植物,,而且不用澆水、施肥,,至少能活3個月,。
這種“神奇”靠的是玻璃瓶里的那點特殊“土壤”——培養(yǎng)基(是瓊脂粉加營養(yǎng)元素組成的),兩個基本要求是一凝固度要好,,植物種上去,,不會挪位;二是,,透明度也要越高越好,,最好能看清培養(yǎng)基里植物的根須。
“要做到這些關鍵是瓊脂粉的質量,。”屠梁的瓊脂粉是從海藻里提煉出來的,。他不光找到了這樣質量過硬的原料,而且還根據植物的不同,,開發(fā)了13個品種,。
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上煎熬
前期投入全賺回來了
產品開發(fā)出來了,銷路卻是個問題,。
這個23歲的小伙子沒有太多猶豫,直接跑去了義烏小商品市場,。
看到有賣小工藝品的商鋪,,他就免費送上一堆自己的產品。“前后也就個把星期,,就有攤主向我下單了,。”那時候的訂單,,都是些小單子,每筆大體都是一兩百個,。
這樣的小生意,,持續(xù)了4個月,銷售額全部加起來也就4000多元,。屠梁很明白,,那些攤主們也在拿他的產品試探這個市場,“大家都需要時間,。”
果然,,之后的一段時間,上萬個掛件的大額訂單,,開始紛至沓來,。“盡管有心理準備,但多少還是有點意外,。”
前后也就兩個月時間,,前期的投入就全賺回本了。
這時候,,省內開始有人依葫蘆畫瓢,,生產類似的掛件。這種競爭給屠梁帶來的后果是,,原本7元一個掛件的批發(fā)價,,逐漸降到了現在的1.3元。
“但我不怕,,我的市場已經穩(wěn)定了,。”他說,一開始他以為,,他的產品主要得靠外貿,,但現在看來,國內也很有發(fā)展空間,。
屠梁透露,,到目前為止,包括浙江本省在內,,很多沿海地區(qū)城市,,都有了他固定的產品代理商,“雖然利潤沒以前高,,但每個月賺個5萬元還是不成問題的,。”
再過兩個月
介紹公司地址就方便多了
“你現在好坐等著數錢了。”很多人對他開這樣的玩笑時,屠梁卻在思考一個問題,,“除了這個小東西,,還能有別的什么新玩意。”
他現在每天的狀態(tài),,不是長時間趴在網上接單,,就是在接待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客戶。
而大家可能不知道,,一說到有客戶要來拜訪,,屠梁就很犯愁,“因為我家的地址要說清楚,,實在太費勁了,。”特別是要說清楚“搗臼爿路”中的這個“爿”字,每次都跟客戶說,,你先在紙上寫個“片”字,,然后把紙反過來看就是了。
再過兩個月,,就不會這樣麻煩了,。屠梁將在自己的創(chuàng)業(yè)生涯里,迎來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:研究所遷新址,。
那將是一個占地400畝的現代農業(yè)示范園區(qū),。在他的計劃中,除了不斷更新組培植物的產品外,,還要建設一個集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觀光園,。
專家解讀
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要過三關還少不了社會的支持
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夏海舟
有激情,有知識,,容易接受新事物,,這是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優(yōu)勢。
但與人生閱歷豐富的人相比,,大學畢業(yè)生創(chuàng)業(yè)面臨的難題似乎更多,。如何突破自身局限,是每個創(chuàng)業(yè)者必須解決的問題,。在我看來,,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,起碼要過“三關”——父母關,、市場關還有自己這一關,。
父母關就是必須得到家人的支持,市場關就是要有業(yè)務,,第三關要求大學生只有創(chuàng)業(yè)的激情還不夠,,必須要有良好的執(zhí)行力和持之以恒的態(tài)度,,以及人際交往,、處理問題,、隨機應變等方面的能力。
大學生屠梁的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,,這三點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,。
首先是選擇了一條創(chuàng)新與市場相結合的創(chuàng)業(yè)之路,再就是有父母肯投資的支持,,再到個人持之以恒創(chuàng)造財富的決心,,這充分說明他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敏銳,以及轉化為商業(yè)機會的能力,,實在值得贊賞,。
但同時,我們也應該認識到,,“三關”全過了,,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還需要社會給予支持。
這一點,,紹興近幾年的努力,,讓我們很欣喜,他們正在極力給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(chuàng)業(yè)環(huán)境,。比如,,他們把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可能會碰到的最大問題,一一列了出來,,并出臺了一個“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”政策指南,,這樣至少可以讓不少想創(chuàng)業(yè)的大學生,少走很多彎路,。
同樣是在創(chuàng)業(yè),,很多大學生走得并不順利,,屠梁的成功,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,?
想找到嵊州市仁花植物組培研究所,,是件費勁的事。
這個研究所湮沒在一大片普通的居民樓里,,要去一趟的話,,少不了七拐八拐。后來發(fā)現,,其實就是屠梁家4樓那120多平方米的屋子,。
但就是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地方,卻足以讓眾多初期創(chuàng)業(yè)者羨慕不已——現在每個月,,它能讓“當家的”賺到5萬元利潤,,而最好時,兩個月的成績就是40來萬元,。
這些,,來自于一款個性化的手機掛件,。
“可以說,,目前70%的國內市場都是我的。”屠梁說,,但要是現在有人叫他“屠老板”或“屠總”,,他就覺得特別扭,因為畢竟自己大學畢業(yè)才滿3年,,“實在不習慣,。”
都不懂兒子在做什么
老爸憑啥還肯出錢投資
屠梁的仁花植物組培研究所創(chuàng)辦于2005年年初。
那時,,他從金華生物工程學院植物工程系園藝專業(yè)畢業(yè)還不到半年,。這個時候,他的絕大多數同學,,選擇了和自己專業(yè)對口的園林設計院或一些施工單位,,工作很穩(wěn)定,、收入也不算差。
沒有隨大流,,而是選擇“單干”,,事實上,屠梁在學校時就做好了這樣的打算,。
前期投入的錢全是老爸投資的,,總共花了35萬元。
屠家不是很富裕,,這筆錢對他們來說,,不是小數目。什么叫植物組培,,這個做紡織機械維修的家長,,根本搞不懂。
那把這么大一筆錢,,交到剛從學校出來,、又毫無社會經驗的兒子手里,他放心嗎,?
屠爸爸說,,屠梁畢業(yè)后的半年先是在義烏一家園藝公司實習,“雖然我不知道他具體在做什么,,但還像模像樣管著幾個人,,我覺得兒子是有能力賺大錢的。”
差點連電費都付不起
但為著目標一直沒放棄
屠爸爸真的不曉得兒子具體在做什么產品,。
就連屠梁自己,,當研究所辦起來時,自己腦子中定位好的產品,,能不能很快生產出來心里也沒底,。“但有一點我很清楚,它絕對不是一種傳統的植物組培,。”
所謂“傳統植物組培”,,就是引進一棵花卉新品種,通過組培技術,,一年后變成上萬株“一模一樣”的同類植物,,然后轉手賣出去。
現在很多人都在做這個事,,你憑什么來打敗競爭對手,?
事實證明,屠梁也得到了教訓,研究所創(chuàng)辦一開始要活下去,,他在尋找新產品原料的同時,,也是過渡性地在做“傳統組培”,結果搞了半年,,沒賺到錢不說,,連電費差點都付不起了。
想過打退堂鼓,,但屠梁又面子掛不住,,而且錢鐵定賠大了。于是仍然堅持著腦子里的那個產品定位,,沒有放棄,。
它,就是一個手機掛件,。
在屠梁眼里,,那是有生命的一個裝飾品,把植物景觀和工藝品結合在一起——在一個比手指還要短的細小玻璃瓶里面,,存活著一小株活體綠色植物,,而且不用澆水、施肥,,至少能活3個月,。
這種“神奇”靠的是玻璃瓶里的那點特殊“土壤”——培養(yǎng)基(是瓊脂粉加營養(yǎng)元素組成的),兩個基本要求是一凝固度要好,,植物種上去,,不會挪位;二是,,透明度也要越高越好,,最好能看清培養(yǎng)基里植物的根須。
“要做到這些關鍵是瓊脂粉的質量,。”屠梁的瓊脂粉是從海藻里提煉出來的,。他不光找到了這樣質量過硬的原料,而且還根據植物的不同,,開發(fā)了13個品種,。
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上煎熬
前期投入全賺回來了
產品開發(fā)出來了,銷路卻是個問題,。
這個23歲的小伙子沒有太多猶豫,直接跑去了義烏小商品市場,。
看到有賣小工藝品的商鋪,,他就免費送上一堆自己的產品。“前后也就個把星期,,就有攤主向我下單了,。”那時候的訂單,,都是些小單子,每筆大體都是一兩百個,。
這樣的小生意,,持續(xù)了4個月,銷售額全部加起來也就4000多元,。屠梁很明白,,那些攤主們也在拿他的產品試探這個市場,“大家都需要時間,。”
果然,,之后的一段時間,上萬個掛件的大額訂單,,開始紛至沓來,。“盡管有心理準備,但多少還是有點意外,。”
前后也就兩個月時間,,前期的投入就全賺回本了。
這時候,,省內開始有人依葫蘆畫瓢,,生產類似的掛件。這種競爭給屠梁帶來的后果是,,原本7元一個掛件的批發(fā)價,,逐漸降到了現在的1.3元。
“但我不怕,,我的市場已經穩(wěn)定了,。”他說,一開始他以為,,他的產品主要得靠外貿,,但現在看來,國內也很有發(fā)展空間,。
屠梁透露,,到目前為止,包括浙江本省在內,,很多沿海地區(qū)城市,,都有了他固定的產品代理商,“雖然利潤沒以前高,,但每個月賺個5萬元還是不成問題的,。”
再過兩個月
介紹公司地址就方便多了
“你現在好坐等著數錢了。”很多人對他開這樣的玩笑時,屠梁卻在思考一個問題,,“除了這個小東西,,還能有別的什么新玩意。”
他現在每天的狀態(tài),,不是長時間趴在網上接單,,就是在接待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客戶。
而大家可能不知道,,一說到有客戶要來拜訪,,屠梁就很犯愁,“因為我家的地址要說清楚,,實在太費勁了,。”特別是要說清楚“搗臼爿路”中的這個“爿”字,每次都跟客戶說,,你先在紙上寫個“片”字,,然后把紙反過來看就是了。
再過兩個月,,就不會這樣麻煩了,。屠梁將在自己的創(chuàng)業(yè)生涯里,迎來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:研究所遷新址,。
那將是一個占地400畝的現代農業(yè)示范園區(qū),。在他的計劃中,除了不斷更新組培植物的產品外,,還要建設一個集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觀光園,。
專家解讀
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要過三關還少不了社會的支持
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夏海舟
有激情,有知識,,容易接受新事物,,這是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優(yōu)勢。
但與人生閱歷豐富的人相比,,大學畢業(yè)生創(chuàng)業(yè)面臨的難題似乎更多,。如何突破自身局限,是每個創(chuàng)業(yè)者必須解決的問題,。在我看來,,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,起碼要過“三關”——父母關,、市場關還有自己這一關,。
父母關就是必須得到家人的支持,市場關就是要有業(yè)務,,第三關要求大學生只有創(chuàng)業(yè)的激情還不夠,,必須要有良好的執(zhí)行力和持之以恒的態(tài)度,,以及人際交往,、處理問題,、隨機應變等方面的能力。
大學生屠梁的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,,這三點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,。
首先是選擇了一條創(chuàng)新與市場相結合的創(chuàng)業(yè)之路,再就是有父母肯投資的支持,,再到個人持之以恒創(chuàng)造財富的決心,,這充分說明他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敏銳,以及轉化為商業(yè)機會的能力,,實在值得贊賞,。
但同時,我們也應該認識到,,“三關”全過了,,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還需要社會給予支持。
這一點,,紹興近幾年的努力,,讓我們很欣喜,他們正在極力給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(chuàng)業(yè)環(huán)境,。比如,,他們把大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可能會碰到的最大問題,一一列了出來,,并出臺了一個“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”政策指南,,這樣至少可以讓不少想創(chuàng)業(yè)的大學生,少走很多彎路,。